4月24日,“首届万物生长国际音乐节”在杭州英蓝中心OMNI音乐节广场启幕。这场以“音乐滋养万物”为主题的艺术盛会,通过跨界对话、先锋演出与城市倡议,为杭州迈向“国际音乐之城”注入强劲动能。
“音乐是无国界的语言,更是城市的语言。”杭州市拱墅区委副书记、代区长敖煜新揭开音乐节序幕并发出倡议:“拱墅区将与万物生长大会组委会、英蓝集团以及在场伙伴一起,正式发起‘打造杭州国际音乐之城’的倡议。我们希望让音乐浸润杭州城市的每一寸土壤,沿着流淌的大运河,向世界传递对未来的美好希冀。”
作为京杭大运河起点,拱墅区近年来以文化为引领,打造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最美段落”,各种国际音乐IP在此落地生根。而此次万物生长国际音乐节,更以国际化视野与先锋理念,将音乐与城市更新、国际交流、产业创新的命题深度绑定。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现场宣读了《打造杭州“国际音乐之城”倡议书》,呼吁以音乐赋能城市气质、链接全球文明,构建“科技向善、商业向美、开放包容、城市向心”的未来国际音乐之城。
杭州市音乐家协会电子音乐专委会秘书长彭激扬感慨:“大运河有着独特的历史地位和文化积淀,在打造杭州‘国际音乐之城’的道路上,理应成为桥头堡重镇,音乐将使这里的古老历史与世界相连。”
浙江音乐学院教授董德君则强调:“当下艺术形态与艺术发展业业态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浙江音乐学院将继续通过搭建多元化的平台交流平台,让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们能够在这里共同探索音乐的奥秘,分享创作的灵感。”
演出单元成为音乐节“破圈”利器。浙江音乐学院交响管乐团以《普罗旺斯之风》《王者之道》等曲目展现年轻力量;帕特里斯·穆莱在OMINI音乐飞碟下自由舞蹈,让风能与电子音效交织成宇宙之诗;亚历山德拉·杜纳凡特将歌剧咏叹调《林荫中的鸟儿》与杭州的春雨清风融合,创造“人声与自然对话”的沉浸场景。曲目单横跨古典、爵士、音乐剧、电子、世界音乐,印证“音乐无界”的主题内核。
此次音乐节打破传统观演边界,市民可自由参观、聆听、参与音乐装置互动,成为音乐的一部分。正如音乐艺术家天明所言:“杭州的风景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杭州——每个人都能在此找到自己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