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雪娟
红梅映雪,诗意新春。1月27日,农历腊月二十八,四川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文化盛事——“大雅中国年·人日游草堂”2025年春节系列文化活动。游客不仅沉醉于杜甫草堂的古韵今风,更被馆内专业而精彩的讲解深深吸引,许多人不禁感叹:“这一趟真是值了!”
成都杜甫草堂展陈部主任张宏是这场文化盛宴的推动者之一。过去,他长期活跃在幕后,精心打理着馆内的陈列展览,从展陈的更新换代,到临时展览的策划实施,每一个细节都凝聚着他和同事的心血。而今年春节,他踏上了讲解的舞台。“第一次站在观众面前讲解,既紧张又兴奋。” 张宏回忆,眼中满是对新尝试的期待。
今年的杜甫草堂春节系列文化活动将梅花的高洁与传统春节的喜庆融合,营造出独有的诗意氛围。漫步其中,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共赴一场文化之约。张宏所负责的长沙窑瓷器精品展,更成为游客探寻唐代文化的一扇窗。展览中的精美瓷器不仅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更通过张宏生动的讲解,向游客呈现唐代文化的多元与包容。
春节期间,张宏的日程排得满满当当。每天,他不仅要仔细巡查各个展厅,确保文物安全与设施正常运行,还要抽出时间提供义务讲解。在如织的游客中,一对老年夫妇给他留下深刻印象。这对夫妇得知展览消息后,特意从外地赶来,只为近距离感受唐代文化的魅力。在张宏讲解时,他们听得全神贯注,对瓷器上的诗词、图案赞叹不已:“这些文物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们对古代文化的想象之门。”
谈及多年的春节值班经历,张宏笑着说:“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是我坚守的最大动力。孩子有时候也会来陪我值班,跟家人一起在草堂里度过春节别有一番意义。”
据张宏介绍,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在春节期间引进长沙窑瓷器展,是为了让游客在团圆的时刻,也能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展品,让大家看到唐代诗歌文化的繁荣。诗歌文化不仅在文人墨客中流传,更渗透到了普通百姓的生活中。” 张宏说,“这也是对中国‘诗歌的国度’这一美誉的生动诠释。”
展望新的一年,张宏透露,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将迎来建馆70周年的重要节点,届时将举办一系列精彩的展览与活动,让更多人领略到杜甫草堂深厚的文化底蕴。
作为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在保护好、传承好馆藏文物的同时,还努力将文物背后的故事传递给更多人。今年,杜甫草堂创新组建了一支专业技术人员讲解团队,成员来自不同的业务部门,如学术研究部、藏品保管部、展览陈列部、园林部,涵盖研究馆员、副研究馆员等专业人才。他们围绕诗歌、书画、古籍、园林等主题,通过不同视角的解读,让游客更全面地了解杜甫草堂的文化内涵。
与此同时,杜甫草堂的梅花也在新春绽放,第53届梅花艺术展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赏梅。专业园林工程师加入讲解队伍,从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出发,讲述杜甫草堂种植梅花的历史渊源,让游客在欣赏梅花的同时,也感受到杜甫草堂独特的文化传承。
这个春节,杜甫草堂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贴心的服务,让游客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而像张宏这样的文旅工作者,用坚守与热情,为游客打开了一扇通往历史与文化的大门,让古老的诗圣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张宏(左)在长沙窑瓷器精品展给观众讲解 受访者供图